《中国校外教育》
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满足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凝练专业发展方向、改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条件、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而提出的。[1]也是实践“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杰出技能型人才,增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社会发展贡献度的桥梁和纽带。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财务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实现与岗位工作“零距离”接触。
二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本身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导致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无法具备这种工作经验的。[2,3]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学院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增加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经验,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4,5]近两年,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开办和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为加强财会专业改革的步伐,高职院校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专业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办好当地需要的特色专业,为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就必须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尽快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一) 能够为会计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筑坚实的平台
要实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验实训能力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构筑了平台。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使会计学专业课程建设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保障了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减少了学生在就业时的岗位试用期。
(二)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实施的校外实训平台的构筑能真正体现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它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三) 是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基石。
(四)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发展
近几年,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难是一大社会热点问题,而企业财会人员的短缺也是困扰着企业发展的难题。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企业选拔优秀的财务人员提供了平台。学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对财务工作有了基本认知,实现了理实结合和工学结合,促进了高职财会学生的就业率;企业通过学生实习,可以选拔优秀财务人员,并将其留用,解决人才短缺的难题,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三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实现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提高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形式。通过财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使我院财会专业教育教学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结构更加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
(一) 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对高职院校建立健全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提供了保障,也是高职院校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基地。更适合高职院校进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教学改革的运用,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推进了实训教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突出本校特色。
(二) 加强创新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学院按照高质量创新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使得理论创新教育与教学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