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

期刊导读

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民族器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德育价值,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美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教育各领域。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民族器乐文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丰沃的土壤之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在儿童民族器乐教学中,应发挥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扩展儿童的文化视野,使其从音乐审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教育,促进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传承,[1]从而发挥民乐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

当前,以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为代表的校外教育机构是儿童学习民族器乐的主要场所,组织开展了古筝、琵琶、二胡、竹笛、扬琴、柳琴、阮等种类繁多的项目。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经过专业教师指导以及各种形式的演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音乐素养,开阔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应试教育的需求,当前民族器乐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形式化的现象,有的甚至逐渐变成“培训+考级”的教育。此外,民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挖掘传统文化的意识,往往依据自己儿时学习乐器的经验来教学生,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技能技巧的重复训练,注重考级,偏离了音乐教育“以乐教人,以美育人”的宗旨。学习民乐的儿童尽管在演奏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国家认同等必备品格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与音乐的育人目标还有差距。因此,笔者尝试在儿童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在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路径等方面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了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思考

目前,校外民乐教育中普遍缺乏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深入挖掘民族器乐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挖掘民乐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普遍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历史渊源、民俗民风、民族精神等方面,试图较为系统地梳理民族器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努力将儿童的民乐学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等内容联结起来,避免陷入简单、重复的演奏技能训练,激发儿童学习民乐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使民族器乐教学达到文化浸润的目的。

(一)追寻历史渊源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乐器和乐曲中我们能够窥见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与精神风貌,有助于儿童了解中国音乐历史,加深他们对民族器乐文化内涵的理解,激发儿童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与乐器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从乐器的历史溯源及演变、与乐器有关的历史名人、器乐表演与古代人民生活等主题中搜寻信息,并从中筛选出积极向上、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例如学习竹笛时,引导儿童了解中国最早的笛子是距今8000余年的贾湖骨笛,能够吹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并进一步带领儿童探索骨笛的材质、吹奏方式、孔洞数量等;还可以给儿童介绍古代的吹笛高手,如东汉时期的马融和蔡邕,他们既能吹笛,又有文学才华,被称为“吹笛文化人”……学习阮时,让儿童了解阮是一件中国本土乐器。早在秦朝,人们在修建长城时为了传递信号,会使用一种类似拨浪鼓的器具,后来为其安装琴弦和品,这就是阮的前身。汉武帝在乌孙公主出嫁前,命人参考琴、筝、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且便于携带的乐器,这就是阮。此外,教师还可给儿童介绍与阮有关的古代人物,比如汉代王昭君出塞时弹奏的乐器正是阮,因为阮的琴身像天上的圆月,寓意“揽月入怀,思念家乡”;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阮,故用其名字来命名这种乐器为“阮咸琵琶” ……这些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不仅能拓展儿童的视野,使他们产生文化自信,而且还能通过历史名人的经历影响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