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庞杂
土木工程课程是学习土木工程有关专业的一个基础学科,教授的知识内容主要囊括工程生产、工程检验方法、工程技术指导与储存运输等多方面。基于此,能够充分了解到土木工程专业这门课程知识内容的庞杂。从实践层面而言,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内容不但囊括传统工艺,而且还囊括新材料和新方法,且这部分课程知识内容均是相互单独的知识体系,然而在技术指标和相关性能方面存有一定共享,在现实运用进程中属于统一体。
(二)综合性比较强
土木工程学科要学习的课程极多,包含的科目非常广泛,囊括结构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工程力学等多种与建筑有关的理论知识。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这部分理论课程,而且在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时还应当学习工程制图、施工实践、测量和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等相关技能。由此可见,土木工程这一专业对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
(三)实践性比较强
土木工程身为一种特殊实践活动,落实及操作是这一工程的关键点,因此,在现实生产进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是十分平常的,由此既要求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去解决各种疑惑和问题。土木工程属于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复合技能型专业,故而,土木工程学科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所谓实践,即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这一课程时应当在现实操作进程中发现各种问题,并进行良好解决,在实践进程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与相关技能的训练。所以,在高校土木工程教学进程中应当增强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培育学生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校外实践项目内容缺少广度
现如今,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教育内容依旧将以往工艺作为主导。例如,面砖质量检验、PKPM设计软件的应用以及抹灰工程质量检查等多方面,但是这部分项目皆是比较常见,大学生们毕业之后都可以在施工现场或者相关设计院学习到这些知识且很快掌握。身为毕业实践来讲,这些实践项目过于单一。另外,在校外企业实习过程中,时常因为实习管理缺少科学性、对实习具体内容、具体要求、管理模式缺少协调性,导致实习内容广度与深度不足、工作进度落后以及工作量不饱满等多种问题。比如,一部分设计院只会让大学生学习一些绘图性质的理论知识工作,且一些施工单位由于考虑到学生安全,不让大学生亲自到施工现场学习,仅仅是在办公室协助其他工作人员做一部分业内资料的归纳整理,又或者由相关施工人员带领到施工工地“看看”,未能真正参与到具体施工任务中。
(二)校外实践教育过程缺乏启发
在学生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校外企业实践进程中,一般均是让学生做一部分相对简单并重复的劳动。例如,在学校设计院实习进程中,应用PKPM工程管理软件建模时,针对其中涉及的系数取值问题,教师一般仅告诉学生需要输入多少,未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展开思考,为什么取这一数值?这一系数的取值能够对最终结果产生何种影响?而在施工企业实习,大学生一般也只是协助其他工作人员做一些简单、没有技术性的工作,比如帮忙扛标尺、盘盘站以及弹线等,并未能进入到深层次实际施工工作中。除此之外,在学校的实践实训中,因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项目极多,主要囊括钢筋工程、防水工程以及模板工程等多方面。大部分皆是由指导教师教授演示之后,大学生在进行操作。通过综合实训的有效学习,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关工艺检查方式,在毕业以后亦可以更好加入到施工企业中。然而根据现实调查得知,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如若遇到新问题与困难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亦不了解怎样去搜集有关资料,进而对学生在现实中展开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育是应用型和研究型这两种培育形式的重要区别之一,但是一些高校过于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育,忽视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培育,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事实上,应用型优质人才培育形式亦需要全面考虑大学生们解决问题的相关训练以及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育。故而,实践教育需要将工程实践问题作为主要题材,增强大学生理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渐渐培育大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土木工程复合型应用优质人才需要德、智、美、体综合发展,需要喜爱土木工程行业,具备相应的工程责任感,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健康体魄。